資訊中心
這里有最新鮮的政策動態、行業資訊,也與你分享我們的點滴進步
這里有最新鮮的政策動態、行業資訊,也與你分享我們的點滴進步
Willis的世界 2022-09-22 12:33:37
前言:當前,我國經濟承受著下行周期的壓力,廣大工業企業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很多企業紛紛降低了預期與收益,準備采取各種手段度過“寒冬”。
在這樣一個時代變局面前,對廣大工業企業來說,需要找到一條企業發展的最佳路徑,無疑,開展企業間、企業內的數字化轉型,是一條提質降本增效的價值路徑,我們需要積極探討企業如何通過數字化轉型獲得內力提升,從而能夠更好的發展。
基于此,我把整個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總結為堵點、錨點和終點,我們需要面對數字化轉型的堵點,找到數字化轉型的錨點,跨越數字化轉型,走向全面智能化!
堵點:復雜問題的產生
當前,工業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遇到了很多的挑戰,其具體原因可以簡單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國內外環境形勢復雜帶來的挑戰:
當前,國際形勢復雜,我國在各領域的發展遇到了諸多挑戰,如在科技領域的芯片供給不足的問題,導致我國諸多科技領域的斷崖式停滯,“缺芯少魂”問題日益嚴重;如很多產業的供應鏈也遇到了被強行阻斷、控制等,國外供應鏈阻斷、國內供應鏈尚未建立完善等問題亟待解決。
2、市場需求多變帶來的挑戰:
針對市場方面,如何面對持續變化的市場是每個工業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客戶需求不斷變化、市場行情不斷波動、原材料價格上漲等都是挑戰,此外,企業內各組織單元如何敏捷、快速、有效的滿足市場的需求,高效的完成客戶訂單,包括計劃的準確性、生產的高效性、產品的高質量等,都是擺在工業企業面前的困難和挑戰。
3、單一系統走向復雜系統帶來的挑戰:
隨著早期開展兩化融合的開展和深入,企業為了解決內部生產效率、計劃訂單等問題,開始不斷地建設很多的軟件系統,紛紛構建了ERP、MES、WMS等各類工業軟件,應用場景也從簡單的車間自動化到企業數字化,再到產業鏈協同。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單一系統走向復雜系統的過程,隨著復雜系統的產生,整個數字化轉型面臨的挑戰也會不斷提升和放大。
基于以上的原因,導致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有諸多的挑戰,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業務決策難
對企業管理者來說,很大的一個痛點是不能精準掌握工廠情況,難做出科學決策,很多的企業管理者做一些決策和判斷都是憑經驗和感覺,缺少具體的、實時的數據支撐,如果可以做到工廠的可視化,精準掌握工廠數據,就會對一些決策起到非常重要的幫助。
2、數據孤島眾多
企業內存在個各種各樣的“雜牌軍式”的系統,這些系統的數據不統一、業務邏輯不一致,各業務板塊融合困難,多源異構、孤島式系統嚴重,導致很難開展基于數據的數字化業務應用。
3、數據利用率低
企業的各種系統經過前期多年的運轉,必然產生大量的數據,但是這些數據沒有很好地利用,都是一些“僵尸”數據、“假”數據、“死”數據,數據作為未來企業重要資產,如何在企業歷史數據中,消除“數據霧霾”,挖掘數據新價值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挑戰。
4、IT成本高
前期,企業為了解決一些問題寄希望于建設一些厚重的工業軟件去解決問題,但是工業軟件厚重、運維難、難以精準解決問題,當前,企業生存困難,對于數字化的投資要求有效和精準,過高的IT成本并不符合當前的企業發展。
5、經驗傳承難
對企業來說,企業長期發展和運轉的經驗非常有價值,尤其是針對企業的生產和運營過程的經驗,一般獲取這些經驗的都是一些關鍵崗位的工人,但是一旦關鍵崗位工人離開后,工業know-how就難以繼承。
6、工藝改善難
在企業整個制造過程中,存在很多“黑盒子”問題,掌握和解決這些黑盒子問題,就能夠很好地提升企業的生產工藝,達到改造升級的目的,如何用新技術解決工藝優化問題,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
7、數字化需求多變
當前市場變化加劇,企業經營節奏快,需要快節奏的滿足市場的需求,對企業數字化需求來說,大量的需求需要傳統的服務商去支撐,但是傳統服務商響應慢,無法及時的滿足及時性,同時,企業自己的IT人員雖然較了解自己的企業訴求,但是苦于沒有平臺或工具,難以發揮自身的價值。
8、數字化能力復制難
隨著企業業務的快速發展,很多企業有擴大產能的需求,需要建設新的廠房,如何把企業的管理和運營經驗快速復制到一個新的工廠,也會是一個挑戰。
基于以上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挑戰的總結,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企業如果想很好的開展數字化轉型,會遇到很多的挑戰,我認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本身就是一個無序到有序的過程,這個過程企業需要持續加強力量和能力,不斷的克服數字化的挑戰,運用各種形式和手段實現無序到有序的“抗阻運動”,只有不斷的優化和提升才能真正達到數字化轉型的目的。
錨點:底座、集成與融合
以上,我們梳理和展示出了數字化轉型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并分析了原因,但是,如何能夠解決這些問題,跨越挑戰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我們需要首先找到“錨點”,也就是開展數字化轉型的著力點。
這個著力點就是工業互聯網平臺。
我們可以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助力企業實現全面的數據采集、數據清洗,支持企業開展業務建模和計算引擎的打造等。通過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集成已有的工業軟件,對原有投資建設的工業軟件系統進行“利舊”,把原有的工業軟件再放大、再激活、再利用。同時可以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新型的工業APP,這些APP包括平臺基礎APP、行業共性APP、用戶自研APP和生態共性APP等,基于這樣的架構,打造新型的數字引擎。
基于這樣的數字引擎,我們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構建一個新型的基礎架構。我們可以首先在資源數字化的基礎上,對整個工業企業的全要素、全業務鏈和產業鏈進行集成,再開展業務數字化,包括數字化生產、數字化設計和運營等,然后再進行業務融合創新,包括平臺化設計、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等,最后達到降本增效提質安全環保的目的。
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著力點,是工業數字化轉型的引擎,其價值可以簡單說明如下:
1、從連接到智能的核心是工業互聯網平臺
基于以上的架構和方法體系,可以看出,工業互聯網平臺解決了連接到智能的問題,我們知道,隨著物聯網多年的發展,基礎連接能力得到快速發展,大多數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夠涵蓋300多種以上的協議,連接大部分的設備,同時工業互聯網平臺對于各類多源異構的工業數據也有很好的處理機制,因此,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很好的解決連接的問題。
此外,工業互聯網平臺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實現數據的獲取、過濾、萃取存儲等,另一方面,可以對數據進行極大的再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包含的數據中臺、業務中臺、算法算力中臺和AI中臺等可以對連接的數據進行有效利用,包括構建知識圖譜、工藝的優化改善、安全的預警、能耗的優化等等,這些都是智能的基礎,因此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工業連接到工業智能的核心。
2、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化轉型能夠有效治療“鮑莫爾成本病”
當前,工業企業本身廣泛存在“鮑莫爾成本病”的問題。
鮑莫爾成本病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威廉·鮑莫爾在1965年提出,在諸多經濟體的增長階段均得到實證數據的驗證。
理論上講,鮑莫爾將經濟部門分為生產率快速發展的部門,如各類電子產品、現代農業等,一般因技術進步而勞動力需求減少;生產率相對滯后或保持穩定的部門,如藝術表演、教育和醫療等部門的勞動力剛性需求更大。后一類部門的需求始終保持旺盛,而服務供給效率難以通過技術替代提升,結果便是勞動工資顯著上升。不僅如此,前一類部門生產率提升后淘汰的部分勞動力退出市場后,又會進一步被吸收進后一類服務類部門。
對工業企業來說,生產的效率提升是可以通過技術能力提升的,這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必然關注的領域,但是對于服務類部門來說,一方面是人力的主要成本部門,一方面又沒有很好的手段達成效率提升,這樣就造成了企業的“鮑莫爾成本病”,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企業數字化轉型可以通過打造數字化營銷和數字化服務等方面,極大提高企業的服務類部門的效率,讓企業的服務類部門也能夠享受到數字化的紅利,從而有效的跨越或治愈“鮑莫爾成本病”。
3、大企業高質量發展和中小企業輕量化改造都離不開工業互聯網平臺
當前,國內工業互聯網進入了規模發展的關鍵期,其數字化轉型的主要方向是開展大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和中小企業的輕量化改造。
對大企業來說,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對于企業內各個生產要素的合理管理和利用,從而使企業達到業務敏捷、生產高效、人員合理利用、能耗優化、工藝改善、質量提升等高質量目標,其業務涉及設計、生產、物流等各個方向,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數字化轉型達到目標,其核心就是構建企業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去達到,這在以上有提及,不再贅述。
針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考慮企業對于價格和收益敏感的特點,通過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云化業務,或者各種輕量化的應用,達到改造提升的目的。
基于以上認知,我們簡單總結一下數字化轉型的基本路線如下:
1、構建平臺底座
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平臺能力需要具備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數據智能化應用、低代碼/無代碼開發、app集成與開發等功能。
2、全域系統集成
針對已有的各種應用和數據源進行集成,涉及企業的業務、平臺、硬件、系統等,做到全域系統集成。
3、智能融合創新
有了底座和全域數據,我們可以打造各種新型的創新應用,同時針對企業的傳統業務進行改造優化,針對企業未來發展進行探索,不斷地助力企業快速發展。
基于這樣的系統架構,在業務上我們需要首先以智能工廠為基礎,以生產管理和工藝優化為小切口,不斷開展其他業務的改造,然后通過全要素、全價值鏈的深度融合,實現供應與需求精準匹配、產業與產業跨界協同,從而達到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目的。
暫時的終點:智能化時代的來臨
自工業革命以來,工業從1.0到4.0跨越了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信息化到智能化,其中我們目前致力于的數字化轉型正是介于工業3.0到4.0的階段,即從自動化走向智能化(當然,也有人提出工業5.0是工業元宇宙,本次不做探討)。
對于工業企業來說,其當前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全面的智能化,但是,全面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會非常遙遠,因為這是一個非常難的過程,我們看到目前國內外真正達到智能化的企業幾乎沒有,這其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有軟件硬件的問題,有成本結構的問題,有技術能力的問題,也有體系架構的問題。
總之,從自動化走向全面的智能化時代的過程中數字化轉型是必由之路,這條路注定是一條簡單、長期和曲折的道路,但是,這同樣是一條異常正確和有價值的道路,我們期望工業企業能夠到達全面的智能化,走向更美好的工業未來!
來源:Willis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