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這里有最新鮮的政策動態、行業資訊,也與你分享我們的點滴進步
這里有最新鮮的政策動態、行業資訊,也與你分享我們的點滴進步
廣域銘島 2021-11-29 10:32:20
近日,重慶市科學技術局公布“人工智能試驗區第三批重點研發項目”,廣域銘島憑借“基于人工智能輔助決策的制造企業全流程綜合服務平臺開發與應用”項目成功入選,將為進一步融合人工智能與制造業,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貢獻力量。
市科學技術局重點圍繞人工智能領域“卡脖子”技術和產業發展重大需求,從加強關鍵技術攻關、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推動人工智能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多方面綜合評估,在高新、社發、現代農業等三大領域確定44個重點研發項目給予立項支持。
人工智能為企業減“重”,“輕”平臺讓轉型步伐加快
廣域銘島打造Geega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座,集PaaS、大數據、IIoT、安全、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等基礎能力于一體,其中,大數據AI平臺作為數字化基座的核心支撐之一,結合CV(計算機視覺)、NLP(自然語言處理)、聯邦學習、數據挖掘等技術,具備三大核心優勢:低代碼快速建模、聯邦學習技術、決策智能(Decision Intelligence)。
低代碼拖拽式自主編排模型能力,零門檻 AI 產品 DIY,解決了IT、OT等多崗位協同開發的行業難題。成本低、操作易、部署快,大數據 AI 能力“開箱即用”,企業技術員只需拖動鼠標,按照業務邏輯編排算法模塊,結合聯邦學習平臺訓練的算法模型,可輕松實現產線視覺質檢、智能排產排程等功能,把大數據AI從一場高門檻的科技巨頭“軍備競賽”,變成了普惠民生的智能生態。
知識模型讓痛點變“少”,“多”場景驗證數據驅動力
廣域銘島自主研發的大數據AI平臺,根據企業不同需求,一站式構建知識圖譜,利用機器深度學習算法,賦能多行業應用場景,解決生產質檢、安全預警、決策智能等AI應用的難點。
應用場景一 漆面缺陷識別管理平臺
針對汽車生產廠涂裝車間的一大難題——漆面缺陷識別管理,平臺運用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聯邦學習等AI技術構建知識圖譜,替代傳統車間中高度依賴工人主觀經驗判斷、投入大量人工全車身識別,將專家經驗轉化為知識模型,通過自動缺陷識別設備篩選。
伴隨缺陷數據庫的不斷完善,系統持續分析和自學習,還能更加科學、精準地進行缺陷預測和缺陷預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增加整體效益。
應用場景二 智慧園區平臺
智慧園區平臺整合了園內車輛、人員、設備、訪客、安防、消防等各類系統數據,運用數字孿生三維可視化技術,實現從園區、樓宇、建筑、室內、設備的逐級可視。
平臺發揮數據統一、數據治理、數據運營、數據分析等核心能力優勢,有效滿足“集中監控、統一管理”的用戶需求。園區運營實現統一入口,統一鑒權、統一運維。
應用場景三 工業智慧數據駕駛艙
廣域銘島打造的工業智慧數據駕駛艙“亮點紛呈”。一是“看得清”:大到工廠綜合開動率OEE,小到某個傳感器的讀數,都能一屏歸集,實時立體地反映工廠的運行狀態。駕駛艙針對企業決策層、車間負責人、一線員工不同的視角,以差異化的數據維度提供個性化報表。二是“管得住”:駕駛艙與生產制造設備打通,實現秒級報警聯動推送。三是“估得準” :利用機器學習等技術,實現工業大數據時空預測,助力設備預測性維護、排產排程、減排降耗、雙碳管理等領域。
智慧數據駕駛艙對生產制造流程之間的關聯關系、工業know-how用知識庫、知識圖譜等前沿技術進行了歸納總結,幫助企業融合多方知識,開展深度關聯分析, 形成了一張“知識之網”,并通過PDCA不斷深化,持續迭代,在設備檢修、故障預測和生產預測等場景“大展拳腳”。
“聯邦學習”攻克建模公“敵”共享“友”商數據 同筑產業生態
針對工業大數據數據量少、數據傾斜情況嚴重、生產基地之間數據隱私度高,導致的人工智能建模難、落地難等情況,廣域銘島率先研發“聯邦學習平臺”,有效解決這一痛點,成功讓兩個物理隔離的生產基地完成了有數據隱私保護的聯合建模,并在工藝缺陷根因分析項目上得到驗證。
確保企業隱私、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更多生產制造基地、整車企業陸續加入,實現跨行業跨企業的數據共享,促進資源整合,減少人力成本,加快研發進度,訓練出性能良好、適配行業的算法模型。在此過程中,形成深度合作、多方受益的產業聯盟,構建成熟、健康、穩固的產業生態。
未來,廣域銘島將運用好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雙核心區”資源優勢,加大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向高技術人才引進和培養的力度,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攻關,深化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積極參與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助力產業新舊動能轉換、體系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