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這里有最新鮮的政策動態、行業資訊,也與你分享我們的點滴進步
這里有最新鮮的政策動態、行業資訊,也與你分享我們的點滴進步
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2023-06-26 16:27:17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現狀如何?在推動新型工業化的過程中能夠發揮什么作用?如何更好的構建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如何以政策為引領促進工業互聯網實現高質量發展?
針對以上問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肖榮美在日前召開的2023工業互聯網大會上表示,2022年以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積極的進展和成效,工業互聯網取得的積極進展與各項政策發揮的作用密不可分。當前工業互聯網已經邁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面臨著利用工業互聯網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新的使命要求。
工業互聯網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
工業互聯網進一步夯實了數字化發展基礎,探索出多元化轉型路徑,為全面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對持續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服務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意義重大。
肖榮美介紹,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政策體系持續完善。特別是2022年,產業主管部門圍繞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廣的各項政策走深走實,顆粒度進一步細化。在重點行業規范指引方面,先后發布了一大批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在打造試點示范方面,加快重點領域試點示范項目遴選,并將范圍擴大至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園區等載體。開展“百城千園行”活動,將工業互聯網的賦能能力進一步下沉到園區、企業等更核心的經濟單元。
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完備。高質量網絡已經覆蓋了300多個地市,一批企業利用工業互聯網開展企業內部網改造。標識解析體系服務企業已經超過26萬家?!?G+工業互聯網”成為我國產業數字化和5G規模商用的“新名片”。具有一定行業影響力的平臺超過240家,跨行業跨領域平臺28個。
融合應用水平持續深入。工業互聯網應用范疇已拓展至45個國民經濟大類,形成了網絡化協同、數字化管理、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等新模式新業態,并加速應用推廣,為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及安全水平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和方法論。
產業生態不斷發展壯大。各類市場主體質量齊升,大企業持續發揮龍頭作用,帶動產業鏈上下游轉型。部分先行的科技企業還通過資本運作等形式,成立專業技術服務公司,拓展工業互聯網業務范圍。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快速發展,截至2023年5月底,已匯聚來自產學研用資等各界的2500家單位,成為全球工業互聯網領域最大的產業生態載體。
肖榮美表示,黨的二十大開啟了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新征程。工業互聯網通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互聯,不斷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為新型工業化提供全面支撐。
一是助力產業優化升級。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方面,建立透明協同高效的生產運營體系,推動傳統產業生產方式向集約化發展方向轉變、由價值鏈低端向高端躍升,進而提升傳統產業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在新興產業培育方面,通過打造“5G+工業互聯網”、5G工廠等中國品牌,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形成完整的產品譜系,有助于為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打造新的增長引擎。
二是賦能科技自立自強。工業互聯網本質上是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各類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賦能產品設計、材料研制、工藝研發、加工制造等各個工業環節,并依托大量的數據資源、仿真模型等,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創新,極大地縮短研發周期、加速產品迭代、提高創新效率,有助于更快地提升科技自立自強水平。
三是帶動產業綠色低碳發展。能源電力行業及重點用能行業基于工業互聯網優化生產工藝流程,可以提高能耗設備運行效率和生產物料管控能力,助力企業、園區實現節能減排和綠色生產,同時顯著提升清潔能源供給水平。根據我們的初步調查發現,數字技術賦能能耗降低的成效范圍可達5.7%-20%,賦能成本降低8.4%-24.7%。
構建“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如何更好的構建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肖榮美表示,近年來,我國“科技-產業-金融”良性互動的大環境不斷優化,初步建立形成產學研用金互促互利、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
一方面,銀行機構、保險機構、資本市場等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強,工業互聯網領域也從中受益。當前,各類金融機構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優化金融服務,同時積極探索以產融合作為代表的全新路徑,通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應用和數據價值的深度挖掘,助力投融資供需精準對接,切實發揮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發展作用。各類金融機構通過國家產融合作平臺助企融資突破5000億元。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加速向規?;l展推進,在引領技術產業換道超車、打造經濟新增長點等方面持續釋放價值,進一步增強了各方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信心,為各類資本創造了新的投資賽道。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統計,2022年,金融機構、資本市場繼續深耕布局工業互聯網,通過一二級市場投放資金達到千億規模。
“未來,在推動構建工業互聯網領域“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方面,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持續提升工業互聯網自身的產業實力和競爭力,做大資金的‘蓄水池’。二是持續發揮政府引導基金對各類產業資金的帶動作用,做好資金的‘帶路人’。三是持續深入推進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產融合作,做優資金的‘催化劑’?!毙s美表示。
推動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
在今年年初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提到要“政策引領,強化制度要素保障,研究制定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結合當前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新階段,如何以政策為引領促進工業互聯網實現高質量發展?
對此,肖榮美表示,在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下,我國圍繞工業互聯網設施建設、融合應用等方面部署了“一攬子”政策工具,構建形成了工業互聯網“行動計劃-專項規范政策-試點示范”的政策體系,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效,可以說,工業互聯網取得的積極進展與各項政策發揮的作用密不可分。當前工業互聯網已經邁入規?;l展新階段,面臨著利用工業互聯網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新的使命要求。
“在充分認識工業互聯網規模化發展新階段新特點基礎上,在把握新型工業化實踐新要求,以及準確研判工業互聯網發展短板弱項基礎上,需要提出適應和引領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系統性政策措施,通過政策指引,加強制度創新和系統部署,進一步完善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系、標準體系、應用體系,以更好地為新時期工業互聯網發展提供行動依據和實施指南?!毙s美表示。
肖榮美指出,在技術體系方面,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加大對工業互聯網技術產品研發支持力度,不斷鍛長板、補短板,持續夯實鞏固工業互聯網發展基礎。在標準體系方面,需要進一步發揮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的樞紐作用,提高行業應用標準研制支持力度,加快工業互聯網與重點行業融合領域標準化建設。在應用體系方面,不斷提升重點行業與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水平,深化工業互聯網在制造各行業應用的同時,加快向礦山、能源、醫療、交通、物流等行業融合推廣,積極利用工業互聯網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加快形成以網固鏈、以鏈促網、鏈網融合的良性循環,在實現自身規?;瘧玫耐瑫r,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強大的動力。